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明创建案例展播 > 正文
科发院:坚持服务为先 助推协同创新
发布时间:2015-01-07 10:02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案例创新点:

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式,树立“服务为先”的指导思想,创新“策划、服务、管理三位一体”的管理工作模式,以服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支点,探索深化综合改革路径。

 

具体做法:

一、把握全局,做好策划

实施“2011计划”是涉及高校全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全面改革,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施“2011计划”以来,科发院始终坚持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与学校综合配套改革相适应,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机遇意识、改革意识,以体制机制改革引领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引领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为此,我们认真解读和领会教育部关于开展实施“2011计划”的一系列文件精神,推动出台了武汉大学一系列关于协同创新中心运行管理的规定和办法。同时,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重大”的目标要求,遵循“自主独立、目标导向、全员聘用、多元投入、过程评估、绩效薪酬”的建设原则,根据武汉大学的自身特色和优势学科实力,组织相关领导和专家进行研究论证,先期培育建设了地球空间信息技术、长江流域杂交水稻、感染与免疫、水资源安全保障、药物与疫苗、模式动物等六个协同创新中心,以及按照协同创新模式管理运行的数学协同创新团队,基本完成了协同创新中心在我校优势学科领域的总体布局。

二、深入一线,当好参谋

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工作事关学校核心竞争力提升和长远发展,是学校深化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试点。作为学校科研管理的专职管理干部,在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管理工作中不仅仅需要具备宏观视野和全局意识,还需要深入一线,主动服务,充分掌握协同创新中心组建、运行、管理的第一手资料,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当好参谋和助手。

在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两年多的培育建设过程中,科发院先后参与中心各类研讨会30余次,对中心组织架构、研究方向、团队组成和标志性成果都能了然于心。在中心申请“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过程中,科发院全程参与撰写和制作了申请书15稿、认定申请汇报19稿、现场考察汇报18稿,大到答辩策略、亮点提炼,小到行程安排、答辩礼仪,科发院都提出了诸多可行性建议,为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获得2014年度“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长江流域杂交水稻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过程中,科发院和中心共同分析竞争形势、凝练科学问题、强化竞争优势,先后修改认定申请书10余稿,并共同策划主办了“中心海南杂交水稻基地现场考察会”,邀请了袁隆平、荣廷昭、颜龙安等9位院士和100余位行业专家为中心建设发展出谋划策,造成了较大的社会反响,为中心2015年申请“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沟通协调,做好保障

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工作涉及人事、财务、研究生培育、仪器设备共享等诸多方面的工作。科发院作为协同创新中心管理的主要职能部门,一方面,与教育部主管协同创新中心的部门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另一方面,由于很多新政策、新思路、新办法都在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过程中“先行先试”,科发院也承担了大量与学校各相关职能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工作。

在新的运行管理制度框架下,科发院和相关职能部门、学院(系)联动工作、加强沟通,破除学科壁垒、填补管理真空,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主动了解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中取得的进展和遇到的困难,变被动应对为主动服务,变局部服务为全过程服务。同时,在工作中注意积累总结,形成了协同创新中心目标论证、主任聘任、理事会和战略发展委员会组成、制度文件编制等一系列规范化工作流程,为协同创新中心的组建、运行、管理和良性快速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

 

成效与反响:

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以以行业产业类排名第22014年度“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全国牵头两个(及以上)中心的高校仅有6所,武大是湖北省首个以牵头单位身份获批的高校。

关闭

 
美丽武大